急诊电话:0912 - 6199238(护办) 6199237(医办) 长者版
院训
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>>医务空间 >> 医务动态

榆林市第五医院“云端西学中”系列之六:中医基础理论

2020-06-29 10:26:05.0 来源:供稿:医教部 蒲继明 访问:670
打印 【字体:

中医基础理论

第五章  经  络

一、经络的概念

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,连络脏腑肢节,沟通上下内外,感应传导信息的通络系统,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,最早见于《内经》。《灵枢.本藏》说: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,利关节者也。《灵枢.海论》说:夫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腑脏,外落于肢节,均指出经络是一种运行气血,沟通联系脏腑肢节及上下内外的通道。

二、经络的组成

分为经脉和络脉俩大类。经脉的“经”有路径、途径之意,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,即主要通路。经脉的“络”有联络、网络之意。络脉是经脉的分支,错综联络,遍布全身。

对于经脉和络脉的区别,《灵枢.经脉》有“经脉十二者,伏行分肉之间,深而不见;…诸脉之浮而常见者,皆络脉也”之论,《灵枢.脉度》又有“经脉为里,支而横者为络,络者别者为孙”之说。据此,后世医家多认为:经脉多深而不见,行于分肉之间,络脉多浮而常见,行于体表较浅部位,经脉较粗大,络脉较细小;经脉以纵行为主,络脉纵横交错,网络全身。

实际上,经络虽然多“伏行于分肉之间”也常显露于体表;络脉虽有浮而常见者,而更多的则是分布于脏腑组织之间,难以见到,如《灵枢.百病始生》所说的,“阴络伤则血内溢”中的“阴络”即是。此外,经脉也有横行者,如带脉;络脉成网络状,纵横交错,必然也有纵行者。因此经脉和络脉的区别,当以“经为主干,络为分支”为准则。

三、经络系统的组成

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。

十二经脉

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

十二经脉的走向,《灵枢.逆顺肥瘦》说“手之三阴,从脏走手,手之三阳,从手走头;足之三阳,从头走足,足之三阴,从足走腑。”说明手三阴经,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,与手三阳经交会;手三阳经,从手指走向头面部,与足三阳经相交会;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,与足三阴经相交会;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,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。如此,手经交于手,足经交于足,阳经交于头,阴经交于胸腹内脏,十二经脉就构成了“阴阳相贯,如环无端”的循环径路。

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

相为表里的阴经和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(共六对):其中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(手指),相为表里的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交接在下肢末端(足趾)。如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,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,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,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交接,足太阳膀胱经与足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交接,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足大指爪甲后交接。

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

同名手足阳经有三对,都在头面部交接。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,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呲,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呲。

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

足、手阴经又称异名经,也有三对,交接部位皆在胸部内脏。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;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,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。

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

头面部的分布:手三阳经从手走头,足三阳经从头走足,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,故《难经.四十七难》说:“人头者,诸阳之会也。诸阴脉皆至颈、胸中而还,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。”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: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,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,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,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,足太阳经主要行于头顶及后头部。诸阴经并非尽如《难经.四十七难》所言皆至颈、胸中而还,其中手少阴心经、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,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,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,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,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。

四肢部的分布

分布特点:阴经行于内侧面,阳经行于外侧面,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,厥阴在中,少阴在后;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,少阳在中,太阳在后;下肢内侧,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,太阴在中,少阴在后;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,厥阴在中,少阴在后,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,少阳在中,太阳在后。

躯干部的分布

分布特点: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,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。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(胸腹面),太阳经行于后(背面),少阳经行于侧面。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。巡行于腹胸面的经脉,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。

十二经脉巡行于躯干胸腹面、背面、头面及四肢,均是左右对称的分布于人体两侧,每侧十二条。

十二经脉流注次序

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记忆起来,很是繁琐,且无规律。为了方便记忆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”的知识点,编写了一句口诀:

肺大胃脾心小肠      

膀肾包焦胆肝藏

这段口诀的意思是:“肺”指的是手太阴肺经,“大”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,“胃”指的是足阳明胃经,“脾”指的是足太阴脾经,“心”指的是手少阴心经,“小肠”指的是手太阳小肠经,“膀”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,“肾”指的是足少阴肾经,“包”指的是手厥阴心包经,“焦”指的是手少阳三焦经,“胆”指的是足少阳胆经,“肝”指的是足厥阴肝经。“藏”没有实质意义,仅为了押韵而加。


编辑:陈晓乐 王  伟

审核:白二勤